6686体育·(中文)-官网下载·app·浏览器
NEWS
◆新闻中心◆ 分类丢掉6686体育全站媚俗的透视装
时间 : 2024-08-30 02:31:56普利策奖得主艾莉森·卢里曾把服装作为语言的极端尝试化作一本书,并在开头指出,要想成为一种语言,服装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词汇以及语法。书中,她也总结了一些服装的“心理性语言缺陷”,比如在一种封闭性的严肃场合,穿错衣身总有一种说错话的不合时宜;俗艳的颜色和冲突的风格,就像喧哗或刺耳的“声音”,让人审美疲劳;单调的颜色犹如在讲悄悄话一般,弱声细语。不必纠结这些类比是否真实合理,它们看起来更接近一种无心的讽刺。
当代诠释学中有一种广泛的共识,那就是艺术家在理解自己所创作的作品时,并没有比他人更多的特权和优势。如果仅仅作为解释者,艺术家与所有其他解释者的起点是一致的,但这不妨碍我们想要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带着同样的好奇,时尚评论人也在追问,一个个潮流符号背后,发起的源头为何,就像从2022年秋冬一直延续到2023年春夏的透视元素。
相比之下,它的确更适合春夏,在更冷的天气里穿更少的衣服,怎么想都不够实际。有潮流预测公司的咨询师认为,这和人们渴望被关注的情绪有关。2022年,时尚中有两大主题一直保持活跃——存在感和力量感。今年春夏的多巴胺式穿衣法,就是呼应后疫情情绪的表现:明亮、大胆的色调以及更有体量的轮廓,在人群中可以被一眼识别。透视潮流则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气候的必然反应”。随着女性权利所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极端女性化和裸露身体的趋势站在了限制女性身体自主权的对立面。模仿“赤裸”的透视装弱化了它们共同流行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宣扬女性的身体是属于她自己的,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关于透视装的教科书级案例。1962年,玛丽莲·梦露为了在肯尼迪总统的生日晚宴上演唱《总统先生,生日快乐》,提前一个月定做了一件裸色透明薄纱裙。那条裙子布料用的是比普通丝线倍的裸色“网眼绸”,是当时市面上最薄、最近乎于肉色的面料。整套礼服完全依照她的身体曲线块形状各异的饰条,才勉强盖住梦露的。可以想象,在如此一件透视裙包裹下,缀着6000颗水钻的女性身体,让晚宴现场有多少人为之目瞪口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在电影节或者明星云集的场合中,很多人会选择透视裙的原因了。
2022秋冬时装秀场“晃荡”着大量不同的透明单品,它们不似以往那样欲盖弥彰式的,而是对于身份认同的直白叙述。在这些轮廓中,针织网眼、蕾丝和薄纱是最常见的。有的以干净的轮廓来增强雪纺设计的轻盈,而精确剪裁的斜纹软呢紧身胸衣创造了理想的平衡感;有的则用炫目的网眼高领毛衣配上同样炫目的镂空连衣裙;有的把一件超大号的白色纽扣衬衫塞进轻薄如空气的白色透视长裙里,让这种大胆(略微)适合办公室一些;还有的集合各种糖果色的镂空针织,激发童年回忆……
说起透视,不得不提最早引发这种审美趋势的面料——蕾丝。据记载,蕾丝在14世纪出现。中世纪的审美观不青睐古希腊那种匀称、和谐、朴素的美,而是认同经过繁复修饰的美。蕾丝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制作费时且用料昂贵,起初它还只是手帕、帽子上的小面积装饰物,或用做内衣饰边藏身于闺阁之中。人们始终对蕾丝所带来的敬畏三分。只有安妮·博林那样大胆的女人,才敢拿它作的手段,一步步从凯瑟琳王后的贴身女仆变成了第二任王后。好莱坞电影《另一个博林家的女孩》演绎了这段亨利八世与博林姐妹的故事。
15世纪末,蕾丝的技艺辗转流传到了意大利,以编织蕾丝为主题的沙龙在贵妇的客厅里成为潮流。皇室之间的联姻让宫廷的时装潮流如同流感一般“交叉感染”。直到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风盛行,蕾丝才作为主流面料崭露头角。西班牙画家戈雅画的《的玛哈》和《着衣的玛哈》,两幅画中人物的表情、姿态一模一样,但后者反倒更多几分情欲,这或许要“归功”于紧身胸衣的蕾丝花边。遮蔽与裸露是服装给予穿者的一道选择题,蕾丝恰好集中体现了问题的两面性——想遮掩却暴露更多。
另一方面,蕾丝作为一种面料指标,影射了财富与地位的高下之分。用费料凸显财富是封建贵族创造力爆棚的领域之一。法国人发明了拉夫领——轮状皱领,成环状套在脖子上,波浪形褶皱呈“8”字形回旋成一个圆圈,有时还用金属丝放置在领圈中做支架。据说每制作一个拉夫领需要用到宽23厘米、长达数米的布料。这种宽大的领子卡住了人们的脖子,转动起来非常困难,贵族们不得不在饭桌上配上特制长柄勺,来解决“戴拉夫领就喝不到汤”的尴尬局面。
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别青睐这款新兴的领饰,可以用来遮掩她过于纤长的脖颈。贵妇们争相仿效,于是,领饰的直径大小及蕾丝的华丽程度,直接显现了财富与地位的高下之分。就是苦了画师们被要求描摹华服的每一个细节。千人一面的“拉夫领肖像画”为美学家所不屑,却为时装界留下了珍贵史料。时装史学者认为,女王的衣饰是她童贞以及王权的多重象征,蕾丝拉夫领则满足了女王崇拜者们的窥视。
在十七八世纪,蕾丝作为矫饰风格的代名词,独秀于宫廷。翻翻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的作品就会发现,不少画中人胸前领口处打了褶的蕾丝是浑身上下最柔媚、最有女性气息的部分。坊间盛传雅克画肖像时会凭借自己的审美来“篡改”对方的衣饰,借助绘画描述当时流行的服饰潮流,甚至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流行样式。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他的肖像画作为“草图”制作时装,连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也常请他入宫探讨时装潮流。很难想象这位以《萨宾妇女》《马拉之死》等作品被誉为“时代之眼”的画家,对时装有如此兴致。
另一则有关蕾丝的逸事被写进了名著里。雨果曾在小说《悲惨世界》中让珂赛特身着比利时网眼花边所制成的婚纱完婚。据雨果所说,自他幼年起,比利时网眼花边(又称班什蕾丝)就是美的象征,他也曾为蕾丝图案中的故事着迷。但事实上,比利时网眼花边的全盛时期在18世纪,随之而来的浪潮让比利时网眼花边一度陷入沉寂,编织不如以往紧实,图案也不那么精细了。
在漫长的岁月里,蕾丝一面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女性的柔美,一面被它的演绎者们赋予强硬的力量。在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纯洁风气,女人必须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德国学者傅克斯(Edwvard Fuchs)精辟地评述说:“庸俗的道德要求用裙子构成一道围墙,把妇女的身体像一座碉堡似的围起来。”那是一个矛盾的年代,一些知识女性开始接受女权主义的萌芽,长裤是她们最有力的符号;而另一些女性还是选择用大大的衬裙束缚自己,只有衣袖上的蕾丝花边暴露着她们的。
上世纪50年代,女性开始为独立和平等发声,像蕾丝边这样取悦男权社会的小细节逐渐被边缘化。《罗马假日》里公主出逃回归后出席记者招待会所穿的那件蕾丝礼服让人们对蕾丝面料又有了改观。当时导演只对造型师提了一个要求:“我们需要一件让公主从女孩蜕变为女人的衣服。”造型师心领神会,设计了这款风衣束腰翻领蕾丝洋装。干净剪裁的风衣表现了公主经历情感考验后心理的成长,而情窦初开的伤怀正好借由柔美的蕾丝面料来表达。
事实上,2016年和2018年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透视”元素的回归,设计师铁了心要将透视光明正大地融入现代女性的生活。他们从惯有印象的面料如蕾丝、薄纱解放出来,利用叠穿搭配,让“透”变得有层次,比如Dries Van Noten的这个薄纱裙造型内搭了针织短裤和雪纺衬衣,再加上一件有着装饰主义风潮的金属刺绣外套,整个造型极其女性化又加入了“学识”;Balmain大面积使用PVC面料,并在面料上印上了字母印花以工业化风格的插图,令透视面积缩小的同时又增添了纯透明裙装所带来的趣味。
相比于这些意象化的透视表达,今年再度回归的透视元素显得颇为直截了当。透明材质碰撞皮衣、西服、长衫、长裙等单品,就不再一味地表达柔美,它中和了吸烟装的凌厉萧飒,消解了皮衣的刻板,作为一种缝隙般的存在6686体育全站,给厚重的设计增加了灵动。
关注时尚的有心人要发问了,尽管朴素自然的服装同样具有美学意义,但矫饰在时尚进程中依旧反复出现。时尚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还存在新事物?我们可以谈论一个较长时间段内的、某种总体的时尚趋势,比如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衣服的剪裁变得更加简洁、可以看到更多肌肤。但是,在这些时段里,总是存在一些与总趋势并存的、对其进行修正的趋势。
如今,时间与空间已经被前所未有地压缩。这就导致了时尚的时间性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线性逐渐转向环形或者是循环论。于是,时尚存在于忘却与回忆的互动之间——复古成了屡试不爽的答案。不过对于透视来说,确实预留了大量可以被设计师探讨的空间。透视只是一种观看方式,裸露并不是唯一的视觉结果。对比普拉达1994春夏和2023春夏类似的透视感罩衣造型,前者可以被理解为捍卫的盔甲,后者可以被解读为独立的光晕,都不失为一种以模糊界限来回击凝视的方式。
一种正统的说法是,佛兰德斯的贵族女性发明了蕾丝。作为欧洲纺织业的重地,佛兰德斯从11世纪开启了它在商业上的黄金时代。服装贸易成为贵族收入的一大来源。他们从英国进口羊毛,纺成面料卖给欧洲。巨额的纺织贸易使佛兰德斯地区的很多城市变得富有。直到1300年,根特、布鲁日、安特卫普等城市都从贵族条例里获得了城市自主权。经济发展推动着文化艺术6686体育注册,佛兰德斯贵妇的衣着成为欧洲女性模仿的范本。具有垄断地位的佛兰德斯服装制造繁荣了几个世纪,直到两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丧失这一地位。
人们为了保持低敞领的样式,在敞领上用轻薄透明的面料遮住肩胸,并和脖子上的拉夫领连接起来。更夸张的是一种名为“孔雀屏”的拉夫领,把拉夫领向左右打开并在脖颈后竖立起来,犹如一把展开的小折扇。有时还用金属丝做成半月形或桃形,再罩上轻薄透明的面料,看起来像蝉翼一般竖立在领后,其下还有长长的垂纱随风翻飞。这种领饰为女王和贵妇所专用,袖口同样饰以蕾丝和珍珠与之相配。
设计师高缇耶通过1996春夏系列将视错觉印花推入时尚界。连衣裙和西装外套正反面均印有真小的印花,它们模糊了穿与不穿的界限,营造出一种赤裸的拟像。20多年后,Y/Project和Marine Serre等新锐设计师致敬了高缇耶的视错觉,新的“装”并不透明,那些大胆的印花像是对裸露与覆盖的对立关系进行嘲弄。